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影视动态
  • 影视新闻
  • 影视动态
  • 宣传片知识
  • 摄影摄像:会场的拍摄

    发布时间:2021-06-26

    一、会场的拍摄

    会场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静态拍摄场景,与会场比较接近的场景有课堂、座谈、讨论、围坐在饭桌边的用餐等等。这些场景的拍摄方法与技术处理都比较相近。

    1、会场的特点

    从拍摄的角度看,会场场景集中,内容集中,但同时也比较单调乏味,很难拍出丰富多彩的画面。光线:室内会场照明条件恒定,变化不大,但光照可能不均匀;室外会场则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,

    2、会场摄像“通则”

    无论是室内室外新闻拍摄者都必须如实记录下会议议程、出席会议的领导、重要来宾、主要与会人员以及会议上表彰先进、通过决议等过程性画面。如果会议安排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最后发言,拍摄者必须坚持到会议结束。相对来说,会场拍摄技术问题不多,拍摄方法也比较简单。但非技术问题可能更值得我们注意,会场拍摄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有:

    ⑴第一个画面一般在会场中后方拍摄带会标的大镜头,然后自然走到主席台前拍摄主席台就座人员和会议主持人画面。

    ⑵拍摄会场大镜头时,要尽量避开通向主席台的走道或分割观众的通道,要让画面中央充满观众,而不是一条通道。否则构图和视觉上都不能让人满意;拍摄位置可稍偏一些,会标仍然置于中间位置。

    ⑶拍摄与会领导要注意景别和时间长度的匹配:

    主要领导的讲话镜头一定要给大给足。给大,就是景别要小些,给足,就是时间要长些;其他与会领导和重要来宾不能漏拍,如果没必要给他们单独镜头,可从中间部位向两边摇拍或拉拍,也可一个固定镜头包含

    23人,切忌不能在某位或某些领导、来宾身上重复摇或者拉;不要在他们有

    小动作的时候拍摄;如果会议之中有新的领导就座,就要补拍该领导画面,而且已经拍好的领导镜头很有可能要重新拍摄。

    ⑷观众镜头要拍够,要保证报道时不重复使用画面;要注意景别的变化,注意捕捉情绪饱满、注意力比较集中的观众画面;拍摄观众时可不考虑轴线问题,可以在走道上向两边交叉拍摄。(加中性镜头、减少走动)

    ⑸对重要的会议,报道的时间可能较长,可以多拍一些普通观众的慢拉镜头,但是不能只从一边拉拍,最好按奇偶数排从两边拉拍,这样画面对接起来会比较舒服一些;中央电视台的两会经常这样处理。


    益众影视2013 All Right Reserved苏ICP备17039349号-2

    技术支持: 益众网络